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及相关建议

发布时间:2015-03-31   来源:股权激励    点击:   
字号:

【www.zzftf.com--股权激励】


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结合新准则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进行简要评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求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203-02


上世纪90年代引入的股票期权在我国资本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6 年,我国政府对股票期权政策作了较大调整,3月份将允许非政府控股的国内企业发行股票期权的规定扩大到海外上市的国有企业;12月初,放开了对境内上市国有控股公司发放股票期权的限制。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完善有期重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可行性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以独立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确定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计量原则。该准则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然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海南海药,伊利股份由于管理层过度激励和不当的会计处理,导致在2007年度出现亏损,还有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实施股票期权的过程中,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等其他手段操纵企业盈余,粉饰会计信息,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


我国准则规定股票期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与世界主流会计准则的规范是一致的。对于特定公司的特定股票期权方案而言,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因此,应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股票期权定价的可靠性取决于以下两个要素:各个估计参数的可靠性和计量模型的适用性。为保证估值的可靠,《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第52条规定: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时,对于无风险利率、预期的股票价格波动率等参数应当尽可能使用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工具定价时考虑的所有市场参数,尽可能不使用与企业特定相关的参数。对于采用什么模型作为估值技术,《股份支付》准则和《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均未做出明确规定,《股份支付》准则只在第14条中要求企业表外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由此推断,作为可靠计量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另一个要素——计量模型是由企业自己选择的。估值模型种类繁多,相同的参数置于不同的模型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会计方法下,对于微利行业的企业来说,选择不同的模型估值将成为企业盈亏的重要因素。这无疑使企业产生利用估值模型操纵利润的动机。尽管美国FASB只推荐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和二项模型,但这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在我国,如果准则允许企业任意选择估值模式,后果则是令人生畏的。

本文来源:http://www.zzftf.com/zhuanti/72246/